提升對話品質!必學 Prompt 技巧(上)

AI回答不夠精準、內容不夠貼近需求?下對 Prompt 超重要

AI lab
13 Jun 2025

在這個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AI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已經成為每個想善用人工智慧的專業人士必學的技能。你是否曾經遇過AI回答不夠精準、內容不夠貼近需求?其實,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設計提示語(Prompt)與互動模式。這篇文章,我會用輕鬆又專業的角度,帶你認識幾種必學的LLM 互動技巧與提示模式,讓你和 AI 的對話品質大幅提升!

AI 提示工程是什麼?輕鬆掌握 Prompt Engineering 核心概念

AI 提示工程是什麼?輕鬆掌握 Prompt Engineering 核心概念

說到「AI 提示工程」,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門設計「AI 對話設計」的藝術。

所謂 Prompt Engineering,就是根據不同的需求,設計出能讓AI給出最精準回應的提示語設計。

舉例來說,當我們希望 AI 幫忙寫一封正式的 Email、產生流程圖,甚至是協助查核事實,背後其實都需要一套精心設計的提示語。

為什麼提示語設計這麼重要?因為 AI 的理解力雖然強大,但還是需要明確的指令和結構。只要善用 AI 提示工程,我們就能大幅提升 AI 的回應品質,讓它成為真正的工作夥伴!

自訂暗語與模板輸出:打造專屬 AI 互動語言

自訂暗語與模板輸出:打造專屬 AI 互動語言

在 AI 提示工程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技巧叫做「Meta Language Creation」,也就是自訂你和 AI 之間的暗語。舉例來說,你可以定義一組專屬語法,例如「2 -> 3」代表某種函數映射關係。這種做法的好處是高度自訂,讓AI能更精準地理解你的需求。不過,設計時一定要保持語言結構清晰,否則AI可能會誤解你的意思。

另一個常見的技巧是「模板輸出(Template)」。這種方式就是預先設定好格式,讓AI自動填入變數。例如:「Hello [NAME], your account [ACCOUNT_ID]...」。這種方法能確保輸出一致性,非常適合正式通訊或自動化通知。不過,模板太過剛性時,可能會限制AI在複雜情境下的靈活應對。

角色扮演與視覺化描述:讓 AI 成為你的專業助手

角色扮演與視覺化描述:讓 AI 成為你的專業助手

你知道嗎?只要善用「Persona(角色扮演)」模式,AI 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各種專業角色。舉例來說,當你需要財務建議時,只要設定 AI 為「財務顧問」,它就能根據這個角色提供更貼近專業領域的建議。不過,要注意AI有時可能會基於錯誤假設給出不夠精確的資訊,這時就需要我們進行適當的 AI 問題優化。

此外,「視覺化描述(Visualization Generator)」也是一個很實用的提示模式。像是利用 PlantUML 這類語法,讓 AI 自動把複雜資訊轉換成流程圖或圖像。這對於技術領域來說特別有幫助,能讓資訊一目了然。不過,這類工具通常需要使用者有一定基礎,學習成本相對較高。

步驟指引與自動化輸出:讓AI成為你的流程助理

步驟指引與自動化輸出:讓AI成為你的流程助理

在日常工作中,我最常用的提示模式之一,就是「步驟指引(Recipe)」。這種方式會讓 AI 用明確步驟列出操作指南,例如:「1. 安裝 Apache 2. 設定防火牆」。這不僅能簡化複雜任務,還有助於流程標準化。不過,過於簡化有時可能忽略細節或例外情況,這時就需要我們再補充說明。

再來是「自動化輸出(Output Automater)」。這個模式讓AI直接產生腳本或批次指令(像是 Bash 腳本),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減少手動操作。不過,這類自動化內容一定要嚴格驗證,避免錯誤影響執行結果。

提升互動品質的關鍵技巧:問題優化與多元解法

提升互動品質的關鍵技巧:問題優化與多元解法

最後,我想分享兩個提升 AI 互動品質的關鍵技巧。第一個是「問題優化(Question Refinement)」。有時候我們的問題太模糊,AI 就會給出不夠精準的答案。這時可以請 AI 主動協助優化問題,例如把「天氣如何?」改成「請提供台北市今天的天氣預報」。這樣一來,AI 的回應會更貼近我們的實際需求。

第二個是「多種解法(Alternative Approaches)」。當我們遇到複雜問題時,可以請 AI 同時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節能方案:加強隔熱 vs. 改用節能電器」。這不僅能幫助我們從多角度思考,也有助於做出更全面的決策。

以上就是本次上篇的內容。下篇將繼續介紹更多進階的 AI 提示工程技巧,讓你在AI對話設計、Prompt Engineering、AI步驟指引等領域都能如魚得水。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追蹤我們的Threads,持續獲得最新AI應用資訊!

< 上一頁

歡迎您申請試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或申請試用帳號,請您填寫以下資訊,將由專人跟您聯繫!

Thank you!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